五年級開學的前幾週,是帶一個班級最關鍵的時期,所有的規矩和態度都要在這個時候建立。
開學第四天,吃午餐時幫孩子們打菜、巡視他們吃飯的狀況,挑食的狀況,大概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,吃飯時一堆孩子對著青菜發愁,用湯匙攪呀攪!拖拖拉拉,五年級吃一餐竟然超過40分鐘!!餐桶裡有一半的菜得送回廚房倒掉。觀察他們一整天的下課時間,發現有人早餐放到十點多才吃,午餐當然吃不下,下午一點多開始有人拿出帶來的零食,中午吃很少,下午拿零食來補....
為了讓他們早上有力氣上課,也怕食物放太久會壞,要求孩子們早餐都要在8:00前吃完,中午吃完飯後,把湯汁倒掉,要用一張衛生紙把餐盤擦乾淨後再拿給我檢查才能收入餐袋。昨天跟一位阿嬤聊天,她告訴我:「之前孩子每天帶著湯汁到處亂流,發酸發臭的便當盒回家,這幾天餐盒擦得乾乾淨淨的,真好!」有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做不到,而是習慣沒有建立、沒有提醒。
我告訴孩子們,「這個時期他們正在長大,每一種食物都有個別的營養,學校請營養師設計菜單,我們的午餐是很營養健康的。」我要孩子不能帶零食、含糖飲料到學校,但是可以帶水果、餅乾(不能帶洋芋片)在飯後或下午肚子餓時吃,讓孩子減少甜食、零食,孩子才能好好吃飯。
每一屆我都會分享菲律賓的「剩食餐」給孩子們觀看,看看在物質匱乏的地方,辛苦的孩子如何填飽肚子,我們都應該更珍惜食物、感謝每個為我們努力的人。
影片裡,各餐廳的廚餘在凌晨三點送到回收廠,剩食餐的老闆們會去收購,在老鼠、蟑螂遍布的回收場裡把廚餘帶回家,把已經發酸發臭的食物洗過後,加入大量的調味料烹煮,就成了窮人的食物。
如果不吃,就活不下去時,吃不吃呢?
我們的孩子在我們努力的照顧下可以做自由的選擇,面對父母、廚師精心準備的餐點可以嫌棄、挑剔。但是一樣大的孩子生長在其他地方,對不吃就會餓死的孩子,沒有一點選擇,得跟蛆蟲、老鼠、野狗爭食。影片裡有一段話讓我很感慨。
「對於生活在貧民窟的人民來說,活著不是為了希望,活著,只是為了活著。」
讓孩子珍惜擁有的照顧,讓孩子思考自由和享有的一切都是大家努力才能有的,沒有任何一件事是理所當然。
看完影片孩子們都靜默下來,沒有人嫌影片噁心,他們對於那些被自己嫌棄不好吃、吃不下、點太多的食物,竟然可能處理過後進到別人的肚子裡,非常驚訝。不知道自己在這麼優渥的環境下生活的同時,有人過著這麼辛苦的生活。當天的聯絡簿小日記,很多人寫下對父母的感謝,還有人反省和提醒自己應該更珍惜所擁有的一切。
沒有教育的孩子不懂得感恩,沒有教育的孩子不是天使。別讓孩子視我們給予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,讓孩子戒掉什麼都抱怨和嫌棄的壞習慣,他們才能開始對得到的一切懂得感恩和珍惜。
或許有人會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,但是我更相信教育是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選擇,而不是放任孩子完全以喜好來做選擇。
千萬別在吃飯前後看這段影片,可能會影響食慾。
「菲律賓的「回收肉」:從垃圾堆來的窮人食品」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bctrad/videos/2025630770786916/?hc_location=ufi
「我們吃剩的麥當勞」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1mCf1QqnHA&list=TLGGhidhf4CSHckyMjA2MjAxOQ&index=2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